現(xiàn)實生活中,不良窗簾店主往往通過降低主料價格、太高輔料價格等方式來留住顧客,下面小編就為大家細數(shù)窗簾制作其中的貓膩。
貓膩一:低價布引客
人們選好自己滿意的布料后都會去跟店主討價還價。一些窗簾店為了留住人,一般開價都很高,然后慢慢降低布價,讓顧客誤以為窗簾價格低很多而占便宜了。如某種布料同行其他店里也有,老板會平價甚至虧本賣給消費者,先在主料價格上占優(yōu)勢,從而留住顧客。
貓膩二:人為抬高輔料價格
消費者在選擇窗簾時,大多只會注重窗簾本身的價格以及顏色、面料等,很少留意到輔料。一位這些只是些小東西,花不了幾個錢,也貴不到哪兒去。而窗簾制作的店主則抓住顧客的這一消費心理,先降低面料價,然后在輔料上賺回來。拿一個2米的窗來說,以25元/米計算,4米布才100元,但在制作時,消費者還要另付4~5元/米的加工費,及買掛鉤、垂線、魔術(shù)貼、軌道等。本來價格只需4元/米的軌道,布藝店里賣8元,市場上只需0.5元/個的掛鉤,布藝店里賣1元/個,進價只需3元/米的垂線,一些布藝店賣8元/米,整個算下來,僅買輔助材料就要花130元,消費者在輔助材料上花的錢比布料還多。
貓膩三:用“褶皺多才好看”誤導消費者
以要做褶皺為名,叫消費者多買布料,已成了窗簾布藝行業(yè)的潛規(guī)則。假如你要做2.4米寬的窗簾,老板就會慫恿你買6米的布料。他們會說:“窗簾掛上去褶皺多才好看,2.4米的窗如果不按1∶2做褶皺會非常難看?!痹谶@樣的鼓動下,許多人自然會聽從老板的建議。其實,據(jù)業(yè)內(nèi)人士告訴記者,2.4米的窗簾最多買4米布就夠了。以上案例中廖女士的情況也屬于此種。
貓膩四:克扣布料
在制作窗簾的過程中,顧客一般都是選好布料后就交給窗簾店全權(quán)管理,做好后覺得基本滿意就行了。至于老板在加工時到底用了多少布,只有老板自己最清楚,也很少有人會等窗簾做好后去仔細丈量。肖女士家的窗簾已經(jīng)買了一個多月,最近她聽朋友說商家很可能在窗簾的尺寸上動手腳,于是就找尺子量了一下?!罢媸遣涣坎恢溃涣繃樢惶?,對開的窗簾,每邊少了近20厘米,這樣算下來,連輔料帶紗簾,被商家多賺了將近100元。”
所以,通過以上分析,黑商在制作窗簾的過程中還是有很多招數(shù)的。小編在此溫馨提示各位朋友,在定做窗簾時一定要多留個心眼,耐心選,貨比三家,拿到成品時核對下長寬,千萬不要中了不良商家的招數(shù)哦。